2020年,区卫生健康局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动员、周密部署、狠抓落实,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清城建设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改善民生水平。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落实落细,扎实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截至2021年1月25日,我区报告6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无一例观察对象脱管,无一起管控责任事故,实现了疫情“零扩散”、防控“零事故”的工作目标。主要工作做法有: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迅速响应健全机制。第一时间成立了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股室和医疗卫生机构任成员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医疗救治感染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制定印发防控应急预案、医疗救治等系列工作方案,建立起值班值守、应急处置、信息共享等机制。
二是狠抓统筹调度,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及时将横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升级为清城区发热门诊,优化诊疗流程,设立隔离病区,定点诊治发热患者和新冠肺炎治愈出院人员。统筹组织全区医务人员积极抗疫,包括3名援鄂医护人员、15名支援白云机场医护人员以及交通站场和集中隔离点等多批医务人员,切实履行联防联控职责。配合上级高效完成了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观察场所的管理和服务,做好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入境分流来清旅客的隔离防控,筑起防范疫情蔓延的坚固防线。
三是坚持预防为主,织密防控安全网络。联合公安、交通、街镇第一时间在高铁站、客运站、火车站、高速服务区及高速公路出口组建24小时体温测量服务点,落实“逢车必检、逢人必查”。全面落实防控重点地区来清人员排查、管理、隔离等措施。
四是落实疫情处置,做好疾病监测追踪。组织区疾控中心、区发热门诊和医疗机构按照各项规定和指引严格落实疫情处置、患者救治、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和隔离、环境消杀、高风险人员排查和以及核酸检测等工作,确保疫情不遗漏、不扩散。同时积极配合开展社区人群和重点人群新冠病毒感染血清学调查,为国家科研调查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五是加强发热门诊建设,落实重点人群监测。印发了《关于印发清远市清城区公立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规范化建设方案的通知》,指导清城区人民医院及8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规范化发热门诊建设。同时,制定印发了《关于印发清远市清城区应对秋冬季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强化发热哨点作用,优化患者就诊流程。进一步提高我区核酸检测能力,建立了区人医、区疾控中心、区中医院3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PCR实验室,现已全部投入使用。
六是落实救治培训,加强医院院感防控。组织开展培训,采取“滚雪球”的培训方式,系统学习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确保全区医务人员全面、准确、快速掌握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知识,共培训医务人员5万余人次。组织医疗机构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演练,组织专家开展多次院感督查,邀请援鄂医疗队队员分享院感“零感染”经验,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严格落实医务人员健康检查、登记日报告制度,至今无发生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的情况。
七是做好服务指导,推进区域复工复学。指导我区企业做好复工复产的防控工作,安排防疫人员指导企业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降低企业复工的疫情风险。安排卫生健康副校长和医护人员指导辖区中小学、托幼机构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全区115所中小学校均落实健康副校长制度,为每一所学校配置至少一名专业医生,科学指导校园防疫工作,为在校师生开通绿色诊疗通道,提供优先诊疗服务。
八是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情况。
我区已基本完成隔离酒店工作人员、入境闭关管理工作人员、区属医疗机构一线医务人员、流调队和核酸采样检测队和基层防疫人员5类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并于1月4日起开展对定点收治医院发热门诊保安、保洁、护工、管理等后勤人员,高铁、城轨、铁路、客运班车包车、城市公交站务乘务人员,直接接触进口包裹等仓储和邮政、快递从业人员,羁押场所一线工作人员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参与一线疫情防控人员等重点保障人员的接种工作。
九是全面加强准备,应对冬春季疫情防控。一是加强人员队伍准备。组建清城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和后备调查队伍共20人,已完成培训考核工作。二是开展疫情应急演练。组织开展全区性应急演练5次,并要求各街镇按照国家、省、市疫情应急演练的最新要求在1月前完成各地应急演练。三是持续加强医务人员新冠肺炎防控救治知识培训,围绕病例发现、报告、核酸检测、院感防控、个人防护等已组织3次全面培训,累计培训医护人员3903人次,核酸采样人员153人。四是坚持院感防控“底线”“红线”思维,每月开展院感专项督导,查找短板漏洞,严格落实“一个强化、六个坚持”“十个不打折扣”等院感防控要求,抓细抓实各项感染防控举措。五是根据《广东省多地发生本地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方案(试行)》要求,组织各镇街及联防联控单位完善我区应急方案预案,合理设置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采样点,落实冬春季节疫情防控准备工作。
十是落实环境整治,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开展全区性爱国卫生运动7次,清理垃圾23.19万吨,投放鼠毒谷1.75万公斤,消杀消毒面积1996万平方米。
(二)积极实施,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清城区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目前医疗综合大楼、后勤楼和高压氧楼主体结构已封顶,砌筑、抹灰、外墙砖已完成,消防、水电、内墙砖、室内装饰等正在施工,人防通风、消防强排烟项目已签订补充协议并入场施工,项目进度98%。二是清城区中医院升级建设(改扩建)项目已于2019年11月动工建设,已完成基建工程,正在进行验收。三是清城区石角镇卫生院扩建工程,项目已批复立项,已完成编制可行性研究性报告,已动工建设。四是新建疾控中心大楼,建筑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含概算)已于7月3日经公开招标,建筑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含概算)正在研讨中。
(三)创新发展,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一是委托清远市人民医院为辖区9间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系列培训班,2020年共开办了3期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培训班,累计参加人数300多人次,成功组织了一次清城区、清新区卫健系统品管圈活动经验交流会,促进两区互相分享和学习。二是采用PDCA持续改进公卫关键指标。2020年项目办到各基层单位进行巡回授课,共辅导90多次,辅导基层完善相关工作流程、制度,制定整改行动计划,定人定时落实整改,持续改进成效显著。三是有序推进清城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清城区医疗卫生共同体总医院于6月28日在清城区人民医院挂牌启动。
(四)优化服务,稳妥实施人口服务政策
一是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以强化宣传、简化流程、加强广东省生育服务网上办事信息平台应用等方式有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20年1到12月,二孩生育登记6894人,户籍二孩出生4444人。落实“惠一生”利益导向工作。及时发放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农村部分家庭奖励金等奖扶资金。二是落实老年健康服务。完成“银龄安康”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及投保,大大减轻因意外伤害的老年人的负担。启动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积极开展“敬老月”“提升健康素养,乐享老龄生活”等老年健康宣传活动。
(五)多措并举,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以加强重点防范、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加强应急处置和值班值守等措施为抓手,注重人防与技防结合,推进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进一步强化人口健康信息和网络安全工作。出台实施了《清远市清城区卫生健康局公务电子邮件归档与管理规则》《清远市清城区卫生健康局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清远市清城区卫生健康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清远市清城区卫生健康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确保应对网络安全事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六)加大力度,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
一是加强疫情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自疫情发生以来,对辖区内重点场所进行认真细致检查,监督指导各类单位落实防控措施。2020年共检查各类重点防控单位6000多间次,处理群众投诉305宗,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54宗。二是开展创文巩卫卫生监督。对辖区内的“四小行业”进行全面整治,查处公共场所违法违规案件55宗,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水平。三是全面实施告知承诺制。严格按照行政审批流程,依法法规发放《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共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1451宗。四是严厉查处医疗机构违法违规执业行为,从重打击非法行医行为。查处医疗机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共61宗。立案查处非法行医案件共22宗,没收药品、药械一批,移送公安机关3宗。
二、存在问题
(一)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高,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还需健全。
(二)卫生系统缺乏熟悉建设项目相关业务的人员,在推进卫生重点建设项目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较多。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抓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科学研判全球疫情走势和秋冬季传染病形式,优化完善秋冬季疫情防控方案,继续盯紧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抓细抓实抓好疫情防控措施。同时,继续加强医疗、疾控机构检测能力建设,提高核酸日检测能力;持续做好白云机场入境分流来清人员的转接分流管理,强化隔离观察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调度;落实院感防控,积极发挥乡镇卫生室、个体诊所等的“哨点”作用;稳步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
(二)抓好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做好区人医新院建设、区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建设,加快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项目,切实加快区人医新院发热门诊建设。
(三)加强我区公共卫生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抓好区域公共卫生防控工作。重点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落实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相关工作。
(四)抓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督导和培训工作,开展院感应急演练工作。
(五)有效推进医共体建设。进一步加强医共体内部统一管理,形成医防融合、业务协同,有力支撑分级诊疗制度的体系。
清远市清城区卫生健康局
2021年1月30日